近日,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提交了IPO申请,计划在纽交所挂牌上市,股票代码为“XIMA”,高盛、摩根士丹利、美银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主承销商。
此次赴美IPO募集款项,喜马拉雅表示将净额30%用于提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下一代技术,25%用于扩大加强内容产品及赋能创作者,另25%用于营销和品牌推广,剩余20%用于战略投资并购、补充经营资金及一般用途。
据悉,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,在提交IPO之前已完成了9轮股权融资,投资方队伍庞大,不仅包括腾讯、阅文集团、小米集团、好未来、索尼音乐等战略投资者,还包括美国泛大西洋投资、华泰证券、春华资本、兴旺投资、创世伙伴资本、普华资本等财务投资方。
截至2019年11月30日,喜马拉雅以6860.36万的月活数领跑音频行业,其他企业则跟随其后。此后,喜马拉雅依旧发展迅速,据招股书显示,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,喜马拉雅全场景月活跃用户已达到2.50亿。
在内容创作方面,2020年喜马拉雅的创作者达到520万人,其内容涵盖了用户从-1岁到100岁不同年龄阶段所需要的丰富内容,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,平台音频内容总时长超过了20亿分钟,可以供一个人不重复收听超过3,900年。
营收上来看,2018年到2020年,喜马拉雅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14.8亿元,人民币26.8亿元和人民币40.5亿元。2021年一季度营收为人民币11.6亿元,同比增长超65%。
喜马拉雅主要变现渠道包括付费订阅、广告、直播、教育服务以及其他创新产品和服务。其中,付费订阅服务是喜马拉雅的基本盘,在2020年贡献了超过17亿元收入,占比达到43.3%。
从营收结构来看,招股书显示,喜马拉雅的营收来自订阅、广告、直播(虚拟礼品)、教育服务、其他创新产品和服务。
其中,营收贡献占比最大的来自于订阅业务,即会员订阅和内容付费点播,2020全年,订阅产生的营收为17.53亿元,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43.3%。
截止到今年一季度,喜马拉雅平均MAU数(月度活跃用户数)为2.50亿,其中移动端为1.04亿,剩余1.46亿用户来自于物联网(IoT)及其他第三方开放平台。
除了订阅业务之外,去年广告营收占比为26.5%,实时直播业务占总营收的17.7%。教育服务、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则分别贡献5.6%、6.9%。
据了解,目前喜马拉雅上已经形成PGC、PUGC、UGC三种模式的稳定金字塔结构供给模型。
处于顶部的是具有IP等优势的专业PGC内容(专业生产内容),包括德云社、三体等。早前,喜马拉雅就已深知内容的重要性,开始了战略性的布局,目前其合作已超过140家出版社、90多家在线文学平台,拥有了大量的优质资源。
处于腰部的PUGC内容(专业用户生产内容)是平台的中坚力量,也是近两年对营收增长贡献最大的一个群体,他们中产生了采采、幻樱空、有声的紫襟等一众知名主播,均拥有百万到千万不等粉丝。
尾部的UGC内容(用户生产内容)也是平台不容忽视的一部分,比如播客、配音、朗读内容等,在2020年整个平台收听时长中占了51.9%。
目前,音频已成为满足人们泛娱乐、泛知识需求的主要形式之一。未来,随着物联网、车联网等场景的不断拓展,喜马拉雅的渗透率也将快速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