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国际技术和商品贸易大环境变化很快,国内市场获得关键进口药品的渠道,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复杂因素制约,迫切需要建立起“创新升级+进口替代”的自主医药研发体系。同时,我国医保体系通过集采和优先使用国内产品,以降低用药成本、实现“腾笼换鸟”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。
各层面综合因素作用下,国内医药领域要求摆脱对国外技术和产品依赖的呼声越来越高。在此背景下,拥有关键自主研发能力、并具备完善的综合药物临床试验以及生物分析系统的阳光诺和,很可能将迎来政策和市场的双重红利,成为众多涉医药领域投资机构高度关注的焦点。
医药领域替代进口需求大增,阳光诺和迎来“双红利”时代
国内医药领域日益重视自主研发的驱动力,既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压力,也来自于内部需求的增长。在外部,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研实力的提升,引发了欧美对自身竞争力的忧虑,并开始加大多我国的技术封锁。这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变化,就是以美国以“实体清单”为由,对中国芯片产业进行的“制裁”,华为、中兴等我国自主创新企业首当其冲。
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产业界受到欧美技术限制的领域远不止芯片,生物医药领域同样是受制于人的“重灾区”之一。对此,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、李松等科技领军人,都明确指出: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开发周期较长,对技术积累的要求相当高,因此中国新药的研发和国际上还是有明显的差距,很多方面还是“跟着国际水平后面走”,受制于人,许多关键药品高度依赖进口。为了改变这种不利态势,我国医药领域迫切需要强化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,实现进口替代。作为国内医药行业自主研发重要力量的阳光诺和,此时上市可说是正当其时。
在内部,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,人们对包括医药在内的消费需求正在呈现升级之势。另一方面,老龄化也在不断加剧----从2010年到2019年,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从1.19亿人增长到1.76亿人。这些因素造成国民医药相关支出不断提升----从2015年到2019年这5年间,国内医药保健支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2.3%,预计到2021年底,这项支出将有可能超过7800亿元水平。
这种状况在客观上对医保体系提出了提质降本的新要求。我国医保体系近年来,一直在推行集中采购模式,以及鼓励国内自主研发、优先选择国内产品,尽可能替代进口关键药品和器械等措施,最大程度地实现医保控费。在产业政策上,则由国务院发布《中国制造2025》行动纲领,将生物医药方面的自主创新和研发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。不难预见,像阳光诺和这样的医药行业自主研发和创新相关企业,将迎来政策、市场的双重“红利”,其上升空间充满想象力。
拥有强大的CRO技术实力,阳光诺和迈向未来
为了实现医药领域的自主可控,我国医保体系正在通过集采和一致性评价等政策,持续推进对国产创新药、进口替代药的采购倾斜,对行业自主研发带来重大利好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,医药领域是世界公认的技术密集型、资金密集型产业,要实现自主研发,面临的挑战非常大。
例如,与欧美国家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在营收中占比高达10%以上的状况相比较,我国即便是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,研发投入比平均也只在4%左右,差距明显。这种现状,是由我国医药行业营收水平依然相对较低、对研发风险的承受能力依然存在不足等原因造成的。为了克服这种障碍,药企普遍需要利用社会化分工,通过与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(即CRO)密切合作,来提升研发的专业化水平、并分散研发风险。而上市后的阳光诺和,正是以强大的CRO能力在医药行业内著称,当然会被行业和投资机构普遍看好。
阳光诺和成立于2009年,其最初的发展目标就是为医药行业提供完善的CRO服务,其主业包括仿制及创新药物的综合研发服务。至今,阳光诺和旗下已经拥有北京诺和德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阳光德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、成都诺和晟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弘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实力其强大的子公司。
多年来,阳光诺和从药学研究开始,通过研发投入和客户服务经验的积累,已经建立起了极具创新性的、成熟的“药物发现+药学研究+临床试验+生物分析”综合药物研发服务模式,能够为行业内各类药企提供包括临床前+临床的全过程药物研发服务。
在研发实力和科研设施方面,阳光诺和不但拥有世界级水平的全套仪器设备,在临床CRO研究和药代分析与评价领域组建了优秀的研发团队,而且还建设了上万平方米的先进试验区。
在医药领域关键的化学药物和多肽药物研发方面,阳光诺和的实力被行业公认----公司在2017年10月率先在药学研发机构通过ISO9001:2015质量管理体系、ISO14001:2015环境管理体系、OHSAS18001: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(三合一管理体系)认证,2017年度、2018年度、2019年度公司连续获得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授予的“中国医药研发公司20强”称号,曾获得北京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,北京市级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等荣誉。
阳光诺和还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、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。从发布的招股书数据可见,2017年至2020年1-9月,阳光诺和的营收分别为3604.99万元、1.35亿元、2.34亿元和2.35亿元;毛利率为39.71%、42.38%、45.89%和50.35%,呈现出稳定的上升态势。随着医药领域自主创新“双重红利”时代的来临,其前景更加可期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《一搜财经》原创文章,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,转载必究。本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三方机构公开信息、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,《一搜财经》原创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,但不保证其准确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等,本文内容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《一搜财经》不对因使用本文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,如内容侵权请联系小编。